当前正值秋种关键节点,延津县紧扣“稳面积、提质量、保丰收”核心目标,针对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,以“抢”字当头、“实”字托底,统筹农机调度、技术指导、农资保障等关键举措,全力推进96.5万亩小麦秋种工作,确保农时不违、播种高质。实现晚播高质量和冬前有壮苗。
一是精准施策破难题,抢排散墒保耕作。受前期降雨影响,延津县60万亩花生田面临土壤湿度偏大、播种延迟等挑战,部分地块出现土壤养分淋失问题。全县迅速行动,组建多支排涝工作队伍下沉田间,通过“深开沟、高起垄”等措施加快散墒,对田间沟渠开展拉网式排查疏通,最大限度降低土壤湿度。在墒情适宜区域,农户通过多次翻晒花生秧加速土壤散墒,旋耕机同步进场作业,今年旋耕深度较往年增加2-3厘米,普遍达到15厘米以上,连续旋耕地块同步实施深耕或深松,有效打破犁底层,提升土壤蓄水保肥能力。
二是农机赋能提效率,规模作业掀热潮。全县统筹调度3000余台大型拖拉机、旋耕机等农业机械,驰骋在各乡村田间地头,形成规模化作业热潮。僧固乡、魏邱乡等主产区通过“人工+机械”协同模式,加快花生采收与整地进度;石婆固镇等高标准农田区域,借助5G物联网技术实现墒情实时监测,农机作业精准高效。为保障作业时效,各乡镇提前调配农机62台以上、运输车辆350余辆,设立临时烘干晾晒点19处,组织党员志愿者协助农户开展作物烘干晾晒,确保秋收与秋种无缝衔接。
三是科技护航强支撑,精细管理提质效。县农业农村局制定《延津县2025年小麦抗湿晚播工作方案》,组建6个技术指导小组,分片包乡开展“一对一”指导,重点推广抗湿晚播、科学施肥等关键技术。针对晚播特点,引导农户优先选用耐迟播、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,底肥增施磷肥、钾肥,避免氮肥过量,通过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。同时,通过网络培训班、电视电话会议、印发技术资料、现场指导、短视频、村级微信群等渠道,推送小麦播种技术要点、霉变预防等知识,覆盖农户5000余人次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,核查种子、化肥等农资质量与追溯信息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、哄抬价格等行为,筑牢秋种物资保障线。
截至目前,延津县秋种工作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,已播种面积89万亩,预计11月中旬前可全面完成96.5万亩小麦播种任务。下一步,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与苗情长势,强化农机调度、技术服务与田间管理,全力保障苗全、苗匀、苗壮,做好病虫害防控与水肥调控,全力保障小麦安全越冬,护航来年粮食丰产丰收。
豫公网安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