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阴雨“按下”秋收暂停键后,潭龙街道迅速抓住天气转晴的关键窗口期,为保障秋粮收割及时、不误农时、安全归仓,潭龙街道坚持以早动争主动、提前谋划、周密部署,全力打好秋收“提前仗”。
一是强化农机保障,夯实秋收“硬支撑”。依托村级网格力量摸清农机底数,重点对玉米收割机、旋耕机、秸秆还田机等秋收主力机械,开展性能检测与安全装置配备专项检查;同步建强农机手队伍,通过组建工作微信群强化协调,并组织农机手培训,着力提升其规范作业能力与安全意识,同时督促做好农机养护调试,及时排除故障隐患,保障农机高效稳定运行。目前,全街道已整合玉米收割机、打捆机、旋耕机等各类农机62台,运输车辆350辆,按照“成熟一块、抢收一块”的原则,优先保障低洼地块作物的抢收作业,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对收成的影响。
二是精准预警直达,筑牢秋粮“防护盾”。及时发布天气预警动态,借助街道村两级微信群、村广播、网格员上门告知等多元渠道,向农户精准传递降雨、大风等气象信息。目前,已发布预警信息15条,累计转发280次;同时组织街道村两级干部对农田积水情况开展动态巡查,针对连日阴雨导致的部分积水地块,迅速统筹人力与机械资源实施集中清排,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影响,为后续秋收秋种清除积水障碍,保障田间作业条件。
三是统筹晾晒场所,确保归仓“颗粒满”。全面排查可用场地资源,组织各村对文化广场、学校操场、闲置厂房等公共空间开展拉网式摸排,结合秋收实际需求统一划定临时晾晒区域,同时明确各晾晒区安全管理责任人,实现“场地有保障、责任有人担”。目前,划定临时晾晒区域19个;做优晾晒服务指导工作,依托村广播、微信群等宣传阵地,及时推送气象预警信息与晾晒实用贴士,引导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错峰晾晒,科学落实防雨防潮举措,从源头避免粮食霉变,全力守护秋粮优良品质。
四是狠抓秸秆禁烧,筑牢防火“安全网”。做足前置宣传引导,抢抓收割前关键窗口期,依托村级网格力量深入农户家中,精准推送秸秆收购点信息、收割打捆及粉碎一体机联系方式,同步解读秸秆禁烧政策要求,层层筑牢群众“不想烧、不敢烧、不能烧”的思想防线;建强应急队伍,搭建19个禁烧卡点,配备3辆公车、灭火器材40套、悬挂宣传条幅90条、张贴标语200张,对主要道路两侧开展常态化巡逻宣传,提前营造“严防严控”的禁烧氛围。
下一步,潭龙街道将持续密切关注气象变化,加强统筹调度和供需对接,优化农机调度和人力配置,同步推进秸秆还田、秋播准备等后续工作,确保秋粮应收尽收、颗粒归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