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啥要建这个平台?(政策背景)
过去,农村的土地、山林、鱼塘等资源交易存在“暗箱操作”“低价贱卖”等问题,甚至滋生腐败。国家多次要求规范农村产权交易(比如国务院2014年、河南省2017年发文),延津县这次出台方案,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,让农村的“沉睡资产”活起来,增加农民收入,防止村干部暗箱操作。
二、要达到啥目标?(总体目标)
阳光交易:所有农村集体资产(比如土地、厂房、鱼塘)必须进场交易,杜绝私下买卖。
方便群众:县、乡、村都有服务点,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。
防腐败:通过公开竞价、全程监管,减少“人情交易”“暗箱操作”。
三、谁能参与?怎么交易?(交易主体和范围)
谁都能来吗?
个人:农民、城里人、企业都能参与(只要不违法)。
集体资产:要求范围内的集体资产必须进场交易,不能私自处置。
能交易些啥?
分类举例:
土地类:承包地经营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集体建设用地。
资产类:山林、水面、厂房、设备、水利设施。
项目类:集体投资的工程招标、采购服务。
其他:农业企业股权、集体债权、闲置房屋所有权等(共17类)。
四、如何操作?(交易流程)
三级服务体系:
县级中心:设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负责信息发布、组织交易、合同鉴证。
乡镇站点:依托乡镇监管中心,审核材料、协助交易。
村级服务:村干部帮忙上传信息、对接需求。
交易步骤:
申请:农户或集体提交产权证明材料。
审核:乡镇和县级部门把关合法性。
挂牌:在平台发布信息,公开竞价。
签约:价高者得,签订合同并公示。
五、有啥好处?(惠民利民举措)
农民增收:闲置资产变现,比如把承包地租给专业的经营主体,租金更高。
集体壮大:集体资产竞价交易,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发展。
省心省力:不用自己找买家,平台统一发布,减少纠纷。
防腐拒变:交易全程留痕,纪委和群众都能监督。
六、需要注意啥?(风险防控)
严禁造假:提供虚假材料会被追责。
自愿原则:农户可自主选择是否交易,不能强迫。
价格合理:低价贱卖会被叫停,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。
七、新旧政策有啥不同?
以前:交易散乱,缺乏统一平台,容易滋生腐败。
现在:全县“一张网”,从县级到村都有服务点,交易更规范透明。
八、关键词解释
三资:农村集体的资金、资产、资源。
微腐败:村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处置、侵占集体资产等小贪小腐行为。
进场交易:要求范围内的集体资产必须在平台上公开交易,不能私下买卖。
相关阅读: